民事大法庭裁定(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2470號)
【大法庭裁定專區】
#免徵裁判費 #三七五減租 #租佃爭議 #土地法規 #地政
一、 今日分享:民事大法庭裁定(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2470號)
二、 適合服用者:考試科目中有考民事法(含民法、民訴)的考生、想持續吸收新知但又很忙的實務工作者、認真向學的法律系學生、沒什麼特別需求就是純粹喜歡法律的人。
三、簡要整理:
1. 爭點:耕地租約之當事人因耕地租佃發生爭議,不服耕地租佃委員會之調處,經移送法院處理,訴訟繫屬中,出租人除請求確認耕地租佃關係不存在外,另依民法第767 條規定,請求承租人騰空遷讓返還土地,其依民法第767 條規定請求部分,是否屬減租條例第26條第1 項規定免收裁判費用之範圍?
2. 結論:採肯定說。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因耕地租佃發生爭議,係指出租人與承租人間因耕地租佃關係所發生之一切爭議而言。出租人主張原訂耕地租約無效,依民法第七百六十七條規定請求承租人除去地上物返還耕地,屬耕地租佃爭議,應免收裁判費用。
3. 理由:
A. 減租條例第26條第1 項規定,旨在建立良好之租佃關係,使租佃雙方均得免於進行繁累之訴訟,節省時間金錢之耗費,融洽業佃之感情,達到土地政策順利推行之目的。
B. 因耕地租佃發生爭議,係指出租人與承租人間因租佃關係所發生之一切爭議而言:其所著重者,顯非訴訟標的本身,亦無意將所稱爭議限制在本於耕地租佃關係所生之請求權,租佃雙方於租約存續期間或消滅後所生權利義務之行使、負擔之爭議,均包括在內。例如承租人請求交付耕地或於耕地出賣、出典時主張優先承受,出租人請求繳付地租;租期屆滿前租約是否無效或得終止,租期屆滿後出租人得否收回自耕;租約消滅後出租人請求返還耕地等。
C. 爭議當事人間原有耕地租佃關係,嗣發生承租人有無不自任耕作之爭執,為基於耕地租佃契約所生之權利、義務事項,與出租人起訴主張自始無租賃關係存在之情形不同,自屬耕地租佃爭議:不自任耕作之法律效果為租約溯及失效,出租人無從本於租賃之法律關係請返還耕地,倘謂其以所有物返還請求權為請求時,無同條第1項免收裁判費用規定之適用,尚非事理之平。
4. 附錄:
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第16條第1、2項:「承租人應自任耕作,並不得將耕地全部或一部轉租於他人。承租人違反前項規定時,原訂租約無效,得由出租人收回自行耕種或另行出租。」
第26條第1項:「出租人與承租人間因耕地租佃發生爭議時,應由當地鄉(鎮、市、區)公所耕地租佃委員會調解;調解不成立者,應由直轄市或縣(市)政府耕地租佃委員會調處;不服調處者,由直轄市或縣 (市) 政府耕地租佃委員會移送該管司法機關,司法機關應即迅予處理,並免收裁判費用。」
最高法院80年度台再字第15號民事判決意旨:「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第十六條第二項所謂原訂租約無效,係指承租人違反前項所定不自任耕作或轉租之限制時,原訂租約無待於另為終止表示,當然向後失其效力,租賃關係因而歸於消滅而言。非謂租賃關係自始不存在。故出租人應有租賃物返還請求權,此觀諸同條項後段:『得由出租人收回自行耕種或另行出租』之規定自明。」
四、談主的提醒:
1. 本件裁定的問題點在於依三七五減租條例規定,關於因耕地租佃發生爭議,免收裁判費,而此爭議是否限於依租賃契約關係的請求?還是指因耕地租佃關係所發生之一切爭議而言?本件裁定是採取後說,所以依本件案例事實承租人因未自任耕作而致契約無效,出租人請求確認租約無效併提起民767所有物返還請求時,關於767的請求也列入免徵裁判費的範圍內。
2. 惟本件裁定有兩個問題點值得思考:
A. 本件理由寫到原有耕地租佃關係,嗣發生承租人有無不自任耕作之爭執,與出租人起訴主張自始無租賃關係存在之情形不同,自屬耕地租佃爭議。可否反面解釋為自始無租賃關係存在之情形,非屬耕地租佃爭議?
B. 本件理由寫到「不自任耕作之法律效果為租約溯及失效,出租人無從本於租賃之法律關係請返還耕地」,此見解與最高法院80年度台再字第15號民事判決意旨採「向後失效說,出租人仍有租賃物返還請求權」有所矛盾,是否為最高法院改變見解,不無疑義?仍有待進一步觀察。
